|
新聞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每30位50歲以上成人就有一人有大腸息肉 每20個陽性個案就有一人是大腸癌 2011/12/11 1000 癌症防治組
50-69歲成人,每30人就有一人有大腸息肉,不處理恐轉為大腸癌 20個糞便潛血陽性的人,10 個有息肉, 1 個有大腸癌,卻有四成陽性民眾不做進一步檢查!
國內資料顯示,平均每天有30人被宣佈得到大腸癌,有13人因大腸癌死亡,97年新診斷大 腸癌個案有11,004人,大腸癌已成為癌症發生人數的榜首,平均發生年齡為68歲,其中50 歲以上有9,571人佔所有大腸癌人數的87%。?降低大腸癌對國人健康威脅,衛生署邱文達 署長表示,自民國99年1月起全面提供50-69歲民眾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(大腸癌篩 檢),民眾只要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,即可獲得該項服務。
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表示99年1月起至100年10月底,有166萬7,607名50-69歲民眾接受 糞便潛血檢查(表1),其中男性約70萬人,低於女性的96萬人;篩檢結果有11萬7,681名陽 性個案(陽性率7%),其中男性陽性有6萬3,421人(陽性率9%),高於女性5萬4,260人(陽性率 5.6%);這些陽性個案截至目前男女性已有58%完成後續大腸鏡等確診。確診結果已發現3 萬3,193名大腸息肉以及3,240名癌症,男女性分別發現2萬851人、1萬2,342名的大腸息 肉,以及1,898名和1,342名癌症。
由前述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個案確診發現的大腸息肉與大腸癌結果,假設所有陽性個案都完 成大腸鏡確診,則透過糞便潛血檢查約每篩檢30名50-69歲民眾,可發現1名有大腸息肉 (註1);每篩檢300名50-69歲民眾約可發現1名大腸癌(註2)。另外由國內資料發現, 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個案,每20個陽性中就有10人已有大腸息肉與1人已有大腸癌,顯示糞 便潛血檢查陽性個案確實為大腸癌的高危險群,然而國內卻有高達4成的糞便潛血檢查陽 性民眾,後續不願意再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,原因有民眾自覺健康沒有任何異狀,害怕大 腸鏡檢查疼痛、沒時間安排檢查等。 邱淑媞局長表示早期大腸癌並沒有任何異常狀況,如果等到出現大便有血、排便習慣改 變、腹痛、裏急後重等情形,往往已是大腸癌第三期或第四期了。因此政府提供大腸癌篩 檢就是希望在民眾沒有任何症狀下,可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找出陽性個案,而陽性個案透 過大腸鏡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是否有大腸息肉或是早期大腸癌,如為大腸息肉經過切除治療 後可以避免惡化成癌症,早期大腸癌(0期和1期)其5年存活率都可高達81%以上(表2), 因此陽性民眾千萬要去做大腸鏡檢查,如果害怕疼痛,可以自費選擇無痛大腸鏡檢查。
國內大腸癌男女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口為17.2人與12.5人,相較美國的9.9人與7.7人偏 高,另國內男女五年整體存活率為59%與61%,也相較美國男女的65%偏低,究其原因為 國人男女近2年大腸癌篩檢率只有27%與36%,相較美國大腸癌篩檢率的6成偏低。?降低 大腸癌對於國人健康威脅,衛生署邱文達署長呼籲民眾,政府已提供50-69歲民眾每2年1 次糞便潛血檢查,請民眾善用該檢查。尤其是男性朋友更要出來接受檢查,因為男性篩檢 率相較女性低了9%,且男性陽性率又較女性高,因此請大家鼓勵男性親友多多善用糞便 潛血檢查;此外糞便潛血檢查結果陽性者,請儘速持健保卡就醫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,以 達早期篩檢早期治療之成效。 表1:糞便潛血檢查統計
(統計日期:99年1月1日至100年10月31日) 註1:33,193人÷0.581=57130.8;1,667,607人÷57130.8=30人 註2:3,240人÷0.581=5576.5;1,667,607人÷5576.5=300人
表2:93-97年大腸癌各期別個案數與5年存活率
資料來源:44家醫院申報93-97年新診斷大腸癌個案(排除期別不詳)
|
資料來源:國健局網站